冠华会计网校 > 财税资讯 > 财税新闻 > 财经新闻 > 正文
IPO"堰塞湖"大消退新发审委将开始履职
2019年01月05日 16:47    来源:证券日报
字号【 】【打印

原标题:IPO"堰塞湖"大幅消退新发审委将开始履职

近期,履职超过14个月的第十七届发审委即将完成换届,证监会早在2018年9月28日启动换届工作,日前也已经公示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预计第十八届发审委将很快产生并开始履职。

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奥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在2018年IPO严审常态化下,11月份-12月份过会率明显回升,证监会严把源头,每周安排3家左右企业上会。2018年IPO“堰塞湖”基本消退,未来有望实现更多企业即报即审,审核效率将提升。

目前履职的第十七届发审委成立于2017年9月30日。成立以来,困扰市场多年的IPO“堰塞湖”现象得到消除,从2016年巅峰时的近680家已降至目前的264家,同时符合条件的IPO企业审核周期由过去3年以上大幅缩短至9个月以内,企业上市的可预期性显著增强。近期,证监会明确表示新股发行将依然保持常态化。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2018年12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受理的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64家。2018年共有172家企业上会(不含取消审核和二次过会),其中111家企业过会,过会率为64.53%。

值得注意的事,自2018年7月份以来,IPO整体过会率较上半年有所回升,其中11月份-12月份过会率明显回升,每周安排3家左右企业上会。12月份共有11家企业上会,9家企业过会。

新三板企业IPO方面,联讯证券研究院新三板首席分析师彭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三板市场中2018年共有37家新三板企业上会,过会的企业共有22家,过会率为59.5%。而目前还在首发申报IPO的挂牌企业共有59家(含已摘牌的新三板企业)。此外截至2018年12月4日,共有384家正处于上市辅导状态的企业。种种数据表明新三板企业依然是IPO市场重要的后备部队。

广证恒生总经理袁季认为,2018年以来,国内IPO审核趋缓趋严,尽管科创板及注册制即将推出,但主板市场仍将是部分成熟企业以及“硬科技”属性不足的企业的选择。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规模较大、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且具有国资背景的优质企业过会的可能性更高。

更新鲜的财会资讯、更实用的会计实操、更好玩的互动问答,请立即关注冠华会计网官方微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我要评论
  • 用户名: 密  码: 登 录 注册
    | 退出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冠华会计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4小时客服咨询电话:400-880-6787
Copyright @ 会计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6638号